【国名】伊朗伊斯兰共和国(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)
【面积】164.5万平方公里
【人口】7260万(2010年2月数据),人口增长率为1.4%。人口比较集中的省份有德黑兰、伊斯法罕、法尔斯、霍拉桑和东阿塞拜疆。全国人口中波斯人占66%,阿塞拜疆人占25%,库尔德人占5%,其余为阿拉伯人、土库曼人等少数民族。官方语言为波斯语。伊斯兰教为国教,98.8%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,其中91%为什叶派,7.8%为逊尼派。
【首都】德黑兰(Tehran),人口1100万,平均海拔1220米。年气温最高的月份为7月,平均最低和最高气温分别为22℃和37℃;年气温最低的月份为1月,平均最低和最高气温分别为3℃和7℃。
【领袖】赛义德·阿里·哈梅内伊(Seyyed Ali Khamenei),1989年6月4日当选。
【国家元首】总统马哈茂德·艾哈迈迪内贾德(Mahmoud Ahmadinejad),2005年6月当选,8月3日正式就职。2009年6月,艾再次当选,8月5日宣誓就职。
【主要节日】伊斯兰革命胜利日:2月11日;伊朗历新年:3月21日。
【简况】位于亚洲西南部,同土库曼斯坦、阿塞拜疆、亚美尼亚、土耳其、伊拉克、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邻,南濒波斯湾和阿曼湾,北隔里海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相望,素有“欧亚陆桥”和“东西方空中走廊”之称。海岸线长2700公里。境内多高原,东部为盆地和沙漠。属大陆性气候,冬冷夏热,大部分地区干燥少雨。
伊朗是具有四、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,史称波斯。公元前6世纪,古波斯帝国盛极一时。公元7世纪以后,阿拉伯人、突厥人、蒙古人、阿富汗人先后侵入并统治伊。18世纪后期,伊朗东北部的土库曼人恺伽部落统一伊,建立恺伽王朝。19世纪以后,伊朗沦为英、俄的半殖民地。1925年,巴列维王朝建立。1978~1979年,霍梅尼领导伊斯兰革命,推翻巴列维王朝。1979年2月11日,霍正式掌权,并于4月1日建立伊斯兰共和国,霍成为伊朗革命领袖。
【政治】1979年霍梅尼执政后,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。1989年6月3日霍病逝,原总统哈梅内伊继任领袖。7月28日,原议长拉夫桑贾尼当选总统。1993年6月11日,拉夫桑贾尼连任总统。1997年5月,伊总统文化事务顾问、前文化和伊斯兰指导部长哈塔米当选总统,并于2001年6月大选中获选连任。2005年6月,伊举行第九届总统选举,德黑兰市长艾哈迈迪内贾德当选总统。2009年6月,艾哈迈迪内贾德在伊第十届总统选举中获得连任。
【宪法】伊斯兰革命后于1979年12月颁布第一部宪法,规定伊实行政教合一制度。1989年4月对宪法进行部分修改,突出伊斯兰信仰、体制、教规、共和制及最高领袖的绝对权力不容更改。同年7月,哈梅内伊正式批准经全民投票通过的新宪法。
【议会】伊斯兰议会是伊最高国家立法机构,实行一院制。议会通过的法律须经宪法监护委员会批准方可生效。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,任期4年。从2000年6月第6届议会开始,议席由过去的270个增加到290个。议会设有主席团和12个专门委员会。主席团由议长、两名副议长、三名干事、六名秘书共12人组成,主要负责制订会议议程、起草会议文件等工作,任期1年,任满后由议员投票改选,可连选连任。第8届议会于2008年3月经选举成立,议长为阿里·拉里贾尼(Ali Larijani)。
【政府】实行总统内阁制。总统是国家元首,也是政府首脑,可授权第一副总统掌管内阁日常工作,并有权任命数名副总统,协助主管其它专门事务。伊现任第一副总统为穆罕默德·礼萨·拉希米(Muhammad Reza Rahimi)。本届内阁于2009年9月成立。
【行政区划】全国共有30个省,分为299个地区、749个县、2305个乡。全国共有889个市,68122个村。
【司法机构】司法总监是国家司法最高首脑,由领袖任命,任期5年。最高法院院长和总检察长由司法总监任命,任期5年。司法部长由司法总监推荐,总统任命,议会批准,负责协调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关系。在司法总监领导下,还设有行政公正法庭和国家监察总局,分别审理民众对政府机关的诉讼和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。现任司法总监萨迪格·拉里贾尼(Sadegh Larijani)(2009年8月任命),最高法院院长侯赛因·穆菲德(Hossein Mofide),总检察长古尔班阿里·达里·纳杰夫阿巴迪(Ghorban Ali Dali Najef-Abadi)。
【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】1988年3月17日成立,1989年7月经宪法确认。主要职责是为领袖制订国家大政方针出谋划策,协助领袖监督、实施各项大政方针,当议会和宪法监护委员会就议案发生分歧时进行仲裁。现任主席为前总统、专家会议主席阿克巴尔·哈什米·拉夫桑贾尼(Akbar Hashemi Rafsanjani)。
【宪法监护委员会】由12人组成,其中6名宗教法学家由领袖直接任命,另6名普通法学家由司法总监在法学家中挑选并向议会推荐,议会投票通过后就任,任期6年。主要负责监督专家会议、总统和伊斯兰议会选举及公民投票,批准议员资格书和解释宪法;审议和确认议会通过的议案,裁定是否与伊斯兰教义和宪法相抵触,如有抵触则退回议会重新审议和修改。如与议会就议案发生争议且无法解决,则提交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进行仲裁。现任主席艾哈迈德·杰纳提(Ahmad Jenati)。
【重要人物】赛义德·阿里·哈梅内伊:领袖。1939年生于伊东部圣城马什哈德。1958年赴库姆神学院学习。1963年后因参加反国王活动多次被捕并被流放。1979年伊斯兰革命胜利后,历任革命委员会成员、国防部副部长、革命卫队司令、德黑兰市教长、伊斯兰共和党书记、最高国防委员会主席、总统等职,1989年6月霍梅尼逝世后继任领袖,兼武装力量总司令。曾于1989年5月以总统身份访华。已婚,有六个子女。
马哈茂德·艾哈迈迪内贾德:总统。1956年生于伊塞姆南省卡尔姆萨尔的一个铁匠家庭。1975年考入德黑兰工业科技大学工程系攻读学士学位。1986年攻读硕士学位。1997年获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学位。早年积极参加反对巴列维政权的政治活动。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后,参与创建大学生伊斯兰协会。两伊战争期间,曾先后在革命卫队后勤部和特种兵旅服役,并赴前线作战。1993~1997年,任阿尔达比尔省省长。1997~2003年,在德黑兰工业科技大学任教。2003年起任德黑兰市长。2005年6月25日,当选伊朗第九届总统,8月3日正式就职,任期4年。2009年6月13日,艾在第十届总统选举中成功连任,8月5日宣誓就职。
阿克巴尔·哈什米·拉夫桑贾尼:专家会议主席、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主席。1934年生于克尔曼省,14岁入库姆神学院学习。60年代起从事反国王活动,多次被捕。1979年伊斯兰革命胜利后,先后担任革命委员会成员、内务部长等职。1980年7月,当选为议长。1981年被任命为霍梅尼驻最高国防委员会的代表。1983年7月当选为负责霍梅尼身后选定继承人的“专家会议”副主席。1988年6月被霍梅尼任命为武装部队代总司令兼德黑兰市临时教长。1989年7月28日当选为总统,1993年6月获选连任。1997年3月17日,哈梅内伊任命拉夫桑尼为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主席。2006年12月,当选第4届专家会议委员。2007年2月,继续担任新一届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主席;9月,在专家会议大会上当选为主席。曾于1985年6月和1992年9月两次访华。已婚,有三子二女。
阿里·拉里贾尼:议长。1957年出生。德黑兰大学西方哲学博士。历任伊朗国家声像组织主席、文化和伊斯兰指导部部长等职。2005年8月至2008年3月任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、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和文化革命最高委员会成员,同时负责伊朗核问题对外谈判。2008年3月当选议长。拉曾于2006年1月和2007年1月两次访华。
【经济】伊盛产石油,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、欧佩克第二大石油输出国。石油是伊经济命脉和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,石油收入占伊外汇总收入的一半以上。近年,伊经济保持稳步增长。2009年,伊国内生产总值3612亿美元,同比增长0.5%,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869美元。2009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:
国内生产总值 3612.47亿美元
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0.5%
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4869美元
外汇储备 813亿美元
外债总额 190亿美元
外贸总额 1273亿美元
货币名称: 里亚尔
官方汇率: 1美元≈10050里亚尔
通货膨胀率 13.5%
【资源】石油、天然气和煤炭蕴藏丰富。截至2009年底,已探明石油储量1384亿桶,天然气储量28.13万亿立方米,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12%和18%,均列世界第二位。石油和天然气生产量均列世界第四位,日产原油能力428万桶、天然气5亿立方米。石油是经济命脉和外汇收入主要来源,石油收入占其外汇收入的80%以上。2009年石油出口总额为541亿美元。
其它矿物资源也十分丰富,可采量巨大。目前,已探明矿山3800处,矿藏储量270亿吨;其中,铁矿储量47亿吨;铜矿储量30亿吨(矿石平均品位0.8%),约占世界总储量的5%,居世界第三位;锌矿储量2.3亿吨(平均品位20%),居世界第一位;铬矿储量2000万吨;金矿储量150吨。此外,还有大量的锰、锑、铅、硼、重晶石、大理石等矿产资源。目前,已开采矿种56个,年矿产量1.5亿吨,占总储量的0.55%,占全球矿产品总产量的1.2%。
【工业】以石油开采业为主,另外还有炼油、钢铁、电力、纺织、汽车制造、机械制造、食品加工、建材、地毯、家用电器、化工、冶金、造纸、水泥和制糖等,但基础相对薄弱,大部分工业原材料和零配件依赖进口。2007年实现工业产值386.22亿美元,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.3%,同比增幅9.5%。
2009年原油日产能力428万桶,实际生产390万桶,出口260万桶,日炼油170万桶。伊朗是中东地区第三大石化产品生产国,现有20多个大型石化工厂,2009年度石化产量3000万吨,产值120亿美元。2009年伊朗粗钢产量1090万吨,增幅9.1%;铜产量26万吨,居世界第16位;铝产量约45.7万吨,是地区主要铝锭生产国;水泥产量6400万吨;铁矿石产量2544万吨;煤产量128.5万吨。
2009年伊朗生产各类汽车1,051,430辆,占世界汽车总产量1.49%,汽车产量排名中东第2位,居世界第16位。伊汽车工业的目标是,争取在2025年汽车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.5%。汽车生产企业规模较大的有Iran Khodro、Saipa和Kerman Motor等三家,其市场份额总和约占总份额的95%。其中Iran Khodro是中东地区最大的汽车生产厂家。
【农林牧副渔业】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。伊朗农耕资源丰富,截至2007年底,全国可耕地面积超过5200万公顷,占其国土面积的30%以上,已耕面积1800万公顷,其中可灌溉耕地830万公顷,旱田940万公顷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3%,农民人均耕地5.1公顷。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,其综合收割机与拖拉机保有量分别仅为1.2万台和30万台。目前粮食不能自给自足,每年需进口大量食品。
农业主产区集中在里海和波斯湾沿岸平原地带。大部分地区干旱缺水,2008年人均拥有淡水资源约为2000平方米。自2003年以来,伊朗政府逐年加大农业扶持力度,重点支持水利灌溉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科研、信贷与自然环境保护,以便改良农耕环境,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,力争实现政府第四个五年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制定的13.5%的行业增长目标。
2009年,伊朗全国各类农作物产量突破1.02亿吨,农业产值占全国GDP总量的20%以上,农耕务工人员约为全国劳动力总量的30%,伊向全世界85个国家出口价值超过37亿美元的农产品,较四年前翻一番,主要出口农产品包括开心果、葡萄干、椰枣和藏红花,占全部农产品出口的70.5%。
【旅游业】伊拥有数千年文明史,自然地理和古代文明遗产丰富。伊斯兰革命前,每年到伊旅游都有数百万人。两伊战争后,旅游业遭到极大破坏。1979~1994年,到伊旅游人数年均不足10万。从1991年起,政府开始致力发展旅游业,旅游业逐渐复苏,2000年游客人数达170万,旅游收入10亿美元。“9·11”事件对旅游业造成较大冲击,游客锐减。随着地区安全形势转好,赴伊游客人数稳步回升。伊全国有各类旅游组织、旅行社约3000个。2008财年,伊共接待外国游客436344人次,国内游客142577人次。德黑兰、伊斯法罕、设拉子、亚兹德、克尔曼、马什哈德是伊主要旅游地区。
【交通运输】国内运输主要依靠公路、铁路,其中进出口货物80%靠水运。2008财年统计情况:
公路:全国公路总长18万公里;其中乡村公路总里程10万公里,且平均每年新建各类公路1200-1300公里,每1000辆车平均乘295.2人。2008财年,公路运送旅客8.458亿人次,同比增长6.5%,共运送货物5.115亿吨,增长5.5%。
铁路:总里程8702公里,大部分系标准规距(1435mm),仅有94公里宽轨(1520mm),其中246公里、235公里铁路正翻修和升级。伊共拥有机车645辆(多数为柴油机车),同比增长1.4%,其中56.9%正在运营。2008财年铁路运送旅客141亿人公里,同比增1.3%;运送各类物资205亿吨公里,同比增长1.5%。
水运:7320万吨物资和4080万石油产品经港口运输,同比分别增长5.4%和1.3%。共装卸219.9万TEU集装箱,同比增长12%,共有540人次进出港,同比上升38.5%。伊主要港口有波斯湾地区的霍拉姆沙赫尔、布什尔、阿巴斯、霍梅尼、恰巴哈尔港及里海地区的安萨里和诺沙尔港,主要船运公司有四家,分别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船运公司、伊朗—印度船运公司、瓦尔法加尔船运公司和里海船运公司。伊朗是中东和波斯湾地区最大的油轮拥有国,有20万吨级以上油轮26艘,油轮总吨位超过450万吨。哈尔克岛是伊朗最大的原油输出港。截止2008财年,伊共有超过1000吨载货量货轮9000艘,低于1000吨载货量货轮5100艘。
空运:截至2008财年年底,伊航空业共运送3290万旅客进出港,分别运送国内、国际货物34000吨和89300吨。伊拥有客机132架,机场83个,使用率为34%;其中14个军用机场、61个综合性机场(只有22个可降落飞机,38个只可降落小型飞机,7个综合性机场可起降国际航班)和8个客运机场。德黑兰、伊斯法汗、设拉子、大不里士、阿巴丹和阿巴斯为六大国际航空港。伊朗航空公司是伊境内最大的航空公司。(资料来源:伊朗央行2008财年年度报告)
【财政金融】2008财年,中央政府财政收入285.10万亿里亚尔,支出413.32万亿里亚尔。外汇储备813亿美元;外债总额190亿美元。伊朗央行总资产1178.933万亿里亚尔,境外资产达778.49万亿里亚尔,主要集中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储备的黄金和境外其它股券。现任中央银行行长马哈穆德·巴赫曼尼(Mahmoud Bahmani)。(资料来源:2010年5月《经济季评》)
【对外贸易】近年,伊对外贸易发展势头良好,年进出口总额稳步增长。2009年,伊朗进出口贸易总额1273.2亿美元,保持了良好增长态势。其中,出口701.6亿美元,进口571.6亿美元,顺差130亿美元。伊共出口非石油产品(不包括天然气)213.21亿美元,同比增长16%。伊主要出口产品有金属矿石、皮革、地毯、水果、干果及鱼子酱等,主要进口产品有粮油食品、药品、运输工具、机械设备、牲畜、化工原料、饮料及烟草等。主要贸易伙伴是欧盟及东亚国家,包括日本、德国、中国、阿联酋、韩国等。
2008年,伊与欧盟贸易总额为256亿欧元,同比增长6%,其中伊出口142亿欧元,自欧盟进口114亿欧元。伊主要从欧盟进口工业产品、机械设备,向欧盟出口主要是石油。
【外国投资】外国投资很少,1994年1月设立经济特区,至2000年12月,吸引外资现金总额为49.8亿美元。2002年8月,议会通过了“吸引和保护外国投资法”草案总则。据统计,2007年,伊朗吸引外资达102亿美元;2008年达69.54亿美元,2009年达78.54亿美元。
【人民生活】伊朗实行国家福利补贴政策,每年给予民众的补贴金约占GDP的30%。2008财年,伊朗有近18%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。98.35%的城市家庭使用自来水,99.73%使用电;78.62%的农村家庭使用自来水,91.62%使用电。约73%的伊朗工人享受社会保险。全国有医疗机构730个,其中政府拨款医院488所,病床110797张,诊所17063个,从业医生3.7万人,其中外国医生350人。平均每1000人有0.5-1.1名医生、7名护士和17张病床。城市人口平均寿命66岁,农村59.7岁。
【军事】国家武装力量由军队、伊斯兰革命卫队和治安部队组成。领袖是武装力量总司令。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是最高军事领导和国防政策的制定机构,由总统、1名领袖代表、司法总监、议长、武装力量指挥委员会主席、国家管理和计划组织主席及外交、内政和情报部长组成。实行义务兵役制,服役期二年。现任军队三军司令菲鲁斯·阿巴迪少将(Firoos Abadi)、总参谋部总参谋长阿卜杜阿里·普尔沙斯伯准将(Abdolali Pourshasb)、军队联合参谋部参谋长阿卜杜拉希姆·穆萨维准将(Abdolrahim Mousavi)、军队陆军司令阿哈迈的·礼萨·波丹斯坦准将(Ahmad Reza Pudansitan)、军队海军司令萨贾德·库查基·巴德拉尼少将(Sajjad Kouchaki Badelani)、军队情报部长法尔罕·迈马尔·纳哈万迪准将(Farhang Memar Nahavandi)。
目前,武装力量总兵力约90万人,动员部队约110万人。军队由陆军、海军、空军和防空部队组成,总兵力约43万人,其中陆军约36.5万人,编成12个师和13个独立旅。主要装备有坦克1500辆,其中250辆T-72、100辆T-62、500辆T-55、150辆M-47、150辆M-60等。非作战坦克数百辆,主要是T-55型。装甲运兵车1200辆,其中BMP型400辆、BTR型400辆1、M-113型250辆等。火炮2300门,其中自行火炮约300门(主要型号为M-107和M-109)。陆军航空兵装备100余架各型直升机和运输机。海军3万人,编成波斯湾阿曼海舰队、2个海防区和3个陆战队营,主要装备有各型舰艇近70艘,其中3艘“基洛”级潜艇、3艘巡洋舰、2艘驱逐舰,直升机和运输机等海航机近70架。空军3.5万人,编成25个中队,拥有各型飞机900余架,其中作战飞机270余架,主要机型包括米格-29、苏-24、F-4、F-5、歼-7等。
革命卫队总兵力约43.7万人,其中陆军约39.9万人,编成42个师和37个独立旅,主要装备有坦克500余辆、装甲运兵车500余辆,火炮1000余门。海军2万人,编成3个海防区,主要装备有各型巡逻艇150余艘、导弹快艇21艘和岸防导弹等。空军1.8万人,编成8个中队、3个地地导弹旅和1个防空导弹旅,装备各型飞机110架、“飞毛腿”B、C等型导弹数百枚。2003年7月,伊成功试射流星-3型中程弹道导弹,并着手成建制装备部队。该型导弹射程1300公里,可携带800公斤弹头。2004年10月,伊成功试射了1枚改进制导性能的流星-3型导弹。2007年,伊朗试射了一枚型号为SSN-4的反舰巡航导弹。2008年8月,伊成功发射“使者”号两级运载火箭,将一颗模拟卫星送入距地面约650公里的轨道。2009年9月和12月,伊朗分别成功试射了“流星-3”型中程弹道导弹和改进型“泥石-2”导弹,标志着伊朗军队遏制力的提升。革命卫队司令穆罕默德·阿萨迪准将(Mohhamod Asadi)。革命卫队陆军司令阿赫马德·卡泽米准将(Ahmad Kazemi)、空军司令阿里礼萨·扎黑迪准将(Alireza Zahedi)。
此外还有治安部队4万人,总司令艾斯马伊·阿赫马迪·莫伽达姆准将(Esmaeil Ahmadi Moghaddam)。
【教育】实行中、小学免费教育。重视高等教育,并于1989年制订高等教育5年发展计划,通过提供贷款和给予物质、政策支持等措施鼓励民办高等教育。6岁以上受教育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2.5%。截至2008财年底,识字率达95.5%。目前全国共有高等院校346所,大学生近340万人。德黑兰大学是伊朗著名的高等学府。
【新闻出版】目前,伊约有各种报刊1700余种,大部分在德黑兰出版。主要报纸有:《世界报》、《消息报》、《伊斯兰共和国报》、《虔诚者报》、《使命报》、《和平报》和英文版的《德黑兰时报》、《伊朗新闻报》和《伊朗日报》国际版。
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是唯一的官方通讯社。1979年伊斯兰革命前称波斯通讯社。
国家广播电视台成立于1966年,1979年改名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声像组织。现任主席是赛义德·伊扎托拉赫·扎哈米(Ezzatollah Zarghami)。电台用波斯语、阿拉伯语、英语、法语、德语及汉语等二十五种语言对外广播。电视有7个台播放节目,并有3个卫星台向海外播出。目前,外国新闻社驻伊代表机构有百余个,登记外国记者1000余人。2007年7月,伊朗开通伊首家英语电视台PRESS TV。
【对外关系】奉行独立、不结盟的对外政策,反对霸权主义、强权政治和单极世界,愿同除以色列以外的所有国家在相互尊重、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关系。赞成联合国改革,主张增选伊斯兰会议组织国家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。倡导不同文明进行对话及建立公正、合理的国际政治、经济新秩序。认为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应得到尊重,各国有权根据自己的历史、文化和宗教传统选择社会发展道路,反对西方国家以民主、自由、人权、裁军等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或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他国。认为以色列是中东地区局势紧张的主要根源,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为解放被占领土而进行的正义斗争,反对阿以和谈,但表示不采取干扰和阻碍中东和平进程的行动。主张波斯湾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应由沿岸各国通过谅解与合作来实现,反对外来干涉,反对外国驻军,表示愿成为波斯湾地区的一个稳定因素。迄今为止,伊已与世界上125个国家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。